·广····

  • 您的位置 燃烧 >> 燃烧新疆 >> 新疆文化网 >> 新疆博乐:酒乡歌海等你来
  • 新疆博乐:酒乡歌海等你来

  • 作者:  来源:新疆都市报  日期:2008-11-4 14:00:48
  • 在博乐,酒与歌是相伴而行的,就像骏马配上雕花的马鞍。不会饮酒肯定不是蒙古族人,如果你不擅长唱歌,你肯定不是博乐人。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在放牧中,会客时,过节时是离不开美酒的。走亲访友,迎接宾客,欢送好友,上好的美酒是必不可少的。金碗、银碗、牛角杯、羊角杯,杯杯斟满豪爽和热情。   

      贵宾好友将至,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会骑马出行10里相迎,在敖包前下马等候远方的客人。为客人斟上一杯满满的下马酒,以示热情和真诚。当客人告别时,他们又会10里相送,在敖包前斟上一杯上马酒,祝亲友一路平安。

      在草原上,在马背上,在蒙古包里,歌与酒无处不在,真诚与热情无处不在。

      蒙古族有客来必热情款待,献上纯净的马奶酒和各种肉、乳食品。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来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席位置。

      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等都按礼仪程序进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诵。一般敬酒礼仪如下:在敬酒前,自己要先喝一口。据说这个仪式源自成吉思汗,因为成吉思汗的父亲是被仇人用酒毒死的。所以为了表示主人的真诚,要先自己偿一点。

      敬酒者双手捧起哈达,端起斟满酒的银碗献歌。歌声将结束时走近客人,双手举过头顶,示意敬酒。

      客人接过银碗,以右手无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额),然后稍抿一口酒再递给主人,主人浅尝一口又还给客人,这时客人就可以一饮而下了。

      蒙古族人要让客人把酒喝足,才觉得自己心意尽到了。所以主人家会轮流向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一直唱下去,直到客人喝下为止。

      蒙古族人在结交知己朋友时,双方要共饮“结盟杯”。用装饰有彩绸的精美牛角嵌银杯,交臂把盏,一饮而尽,永结友好。

      说起蒙古族人酒与歌的礼仪,我是深有感触的。初秋我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博乐采风,当地朋友的欢迎晚宴设在宾馆。

      同行的朋友不善饮酒,起初任你如何劝酒,他都蜻蜓点水只饮那么一点点。酒酣兴浓之际,主人专门安排蒙古族女子即兴表演蒙古族著名的《盅碗舞》。舞者双手各捏一对酒盅,头顶一碗,舞蹈时头不摇,颈不晃,双手击打酒盅,旋转舞蹈,舒展流畅。

      “金杯金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抓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您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这情的深厚……”

      歌至高潮,舞者双手用金杯和银杯连敬朋友两大杯,朋友一饮而尽。酒入豪肠,朋友开始推杯换盏,好不爽快!

      在赛里木湖畔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我见识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江格尔》弹唱会,目睹了76岁的蒙古族民间老艺人巴·切仁老人的风采。老人将晚辈大碗敬上来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引吭高歌。

      “酒像溪水流向草原,歌如骏马奔向草原,酒在飘香,歌在飘荡。酒兴与歌兴是蒙古族人的性格,是草原的魂魄。白云醉了,一朵朵像似要堕落;草原上的花儿醉了,在风中婆娑;游子醉了,草原是故乡……”歌声清亮,在胸中奔涌,在喉咙里吟诵。

      歌颂生活、歌颂英雄、歌颂亲情、歌颂友情,生活在歌声中进行,生活在美酒中酿就。这就是蒙古族人。

      (乌市 武夫安)

  •                              
                                            分享收藏到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和讯网摘 Google书签 Windows Live Del.icio.us Yahoo书签 提交新发现,Dig it 添加到百度搜藏 Save to inu.cc 收藏此页到纯我网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 相关文章

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168号(世纪花园) 新ICP备:05000483号 QQ-81055124 手机: 13039414517 呵呵~若有错误请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