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伊犁河/长流不息,波浪翻滚/像我这样,深深爱着你/在这世界,没有别人”……曾在新疆户外人士中广为流传的锡伯族民歌《伊犁河》,近日以音乐CD专辑的形式面世,据了解,以8种民族语言、5种音乐形式演绎一首民歌的不同风格,在全国也不多见。
专辑收录了锡伯族民歌《伊犁河》《多情的眼睛》《锡伯探戈》《朋友》等歌曲,均是锡伯族民歌作曲家吴扎拉·亚沙呕心沥血之作。其中主打歌《伊犁河》曲调优美舒缓,被巧妙地处理成美声、轻音乐、女声双语小合唱、男女声演唱等5种不同版本,以汉、维、锡伯、蒙古、俄等等8种民族语言演绎,呈现出不一样的《伊犁河》,曲风或深情,或忧郁,或婉转,或激越,表达了锡伯人对心中的“母亲河”--伊犁河的依恋,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
策划、出品兼主唱英刚是吴扎拉·亚沙的外甥,也是新疆著名登山人士、新疆民间户外运动发起人之一曾带着心爱的手风琴登上海拔6193米玉珠峰。为使舅舅的呕心沥血之作面世传唱,他经过不懈的努力,将其整理成完整的音乐作品,并以自己常年积累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进行演绎,使这张专辑显得颇为独特。
|
11月12日消息 (记者高静雅) 锡伯族青年英刚倾尽心力制作出专辑《伊犁河》,以表达对自己民族的挚爱。在过去十几年中,英刚身为一名探险爱好者,曾经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而今,英刚作为一位锡伯族民间音乐人,正在为自己缔造新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行走的歌者,倾听他源自内心深处的行者之歌。
1986年,22岁的锡伯族青年英刚毕业于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本科,即进入新疆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工作。英刚代表公司西出中亚、俄罗斯进行贸易谈判,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可谓前程似锦。
英刚姓英,和许多男人一样,在他心里自然也有着一份英雄情结。在忙碌琐碎的生活中,英刚想要远离世事,体验征服极限、挑战自己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1997年6月,英刚一行7人跋涉9天翻越天山。同年10月1日,英刚成立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并担任第一届主席,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位于新疆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主峰常年冰雪,以险峻而著称,其攀登难度大大高于珠穆朗玛峰。1998年8月6日,英刚与6名同伴登顶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主峰,改写了中国无人登顶的记录。
友谊峰是阿尔泰山脉的最高峰,地处中蒙俄三国无人区的交界处。2000年8月,英刚带领2名队员历时20天成功登达海拔4373米高的友谊峰主峰,创下了人类首次登顶该峰的纪录。
2007年8月23日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对英刚来说这却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就在这一天英刚与新疆两名登山山友完成无协作、无后援成功登顶海拔6193米的青海省东昆仑山最高峰?玉珠峰,并拍摄完成登山记录影片《两个人的玉珠峰》。
就在登山之前,英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顾朋友的劝阻,毅然决然的背着八公斤重的俄罗斯式小手风琴登山,并且在6193米的高度,拉着手风琴自弹自唱了舅舅生前的音乐作品《伊犁河》。说起这段经历,英刚告诉我:“当时是为了搞一个MTV,三个人租了一个越野车,摄像、摄影全都带了。当时也考虑到能力的问题,因为当时海拔6193米的玉珠峰不是说所有专业摄影都能够上去的。应该在8月23号,当时唱了两首伊犁河,用锡伯语和汉语,在上面唱歌感觉很好。”
多年的户外登山探险经历造就了英刚勇敢、坚韧和刚毅的性格。在成功登顶玉珠峰后,2007年9月19日英刚又成功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至大拐弯。然后于2007年10月1日凌晨结束56天的行程返回乌鲁木齐,完成锡伯族歌曲《伊犁河》MTV外景拍摄。
MTV的拍摄过程历经了艰辛,而这也是英刚制作专辑以来遇到的最大一次挫折。此行投入十余万,奔波近两个月,但最后因为和制作人员的意见不统一,几次沟通仍无法达成共识,英刚只能忍痛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转而制作音乐CD。
从2007年10月开始,歌手、配器、录音、合成,一遍遍地录制,一遍遍地推倒重来,这,成为了英刚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伊犁河》就让英刚费尽了心思。8种语言,5种音乐形式,力图呈现给大家与众不同的听觉享受。说起这张专辑,英刚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一般向记者介绍:“第一种是管弦乐伴奏,由关庆珍独唱,管弦乐的是用纯锡伯语演唱,当时想拿到国际上去交流。第二种是无音乐四个声部的小合唱,一个是用锡伯语,一个是用汉语。第三个是《伊犁河》是将它原来3/4拍的节奏改编成2/4拍的节奏,但是也没有失去它原来的原汁原味,这个版本是用了英语、汉语、俄语和锡伯语四种语言。第四种是原版的伊犁河,用另外四种语言来演唱,就是蒙古语、哈萨克语、法语和维吾尔语。这个主要是想强调我们新疆的地域文化,是以民乐为主,因为体现了每个民族特有的这个乐器。比如说一开始音乐的引子就是马头琴把它引出来;哈语演唱的时候就是采用哈萨克冬不拉;用法语演唱的时候,我就是采用人声作为音乐背景;用维语的话,我就是用维族的那个弹拨尔和萨它尔,3/4拍原汁原味的;第五个就是轻音乐了,也是伊犁河的主旋律。”
5个版本的《伊犁河》,倾注着英刚对音乐的专注和热爱,也表达出自己对舅舅的深切感激与怀念。8种不同的语言,传递着英刚对民族的深情,也显示出锡伯族在语言方面与生俱来的独特天赋。
伊克坦是英刚的锡伯族名字,汉语意为“继承”。英刚不仅继承了舅舅吴扎拉.亚沙的的音乐作品,还表示会在未来的人生中把舅舅创作的歌曲一直传承下去。专辑的创作过程,英刚除了绞尽脑汁将歌词翻译成8种语言文本,还亲自用了8种语言来演绎《伊犁河》。英刚告诉记者:“我自己演唱两个版本,就是用八种语言演唱的。另外三个语言就是蒙古语、法语,俄语。俄语我还可以,实际上就是两种语言稍微差点。我就死记硬背的,别人一直在给我纠正、纠正。”
2008年10月18日是《伊犁河》CD正式发行的日子,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新疆热爱户外探险的朋友们,以及参与专辑发行、制作、演唱的多位新疆音乐人到场祝贺,并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精彩、丰富的音乐大餐。而英刚的朋友们更是早早的来到了现场,为首发仪式及音乐会做好了一切准备。
马丽妍姆和居来提这对夫妻是英刚的好朋友之一,她向我讲述了第一次听到《伊犁河》的经历:“第一次听到<伊犁河>的时候,是在南山一个非常破旧,而又四面漏风的蒙古包里面。英刚呢,就是把这个蒙古包烧的火热起来,他自己喝了点啤酒,然后我们每个人都喝了点啤酒,喝到恰到好处的时候,就是每个人都有点旋荡的时候,英刚就抱起吉它唱起了这首<伊犁河>。我这个时候才知道,伊犁河它就像很浓烈的一杯酒一样,真的非常美,真的很好听。我们是看着英刚从他最初的想法,到他真正实施的过程,到他今天终于完成了这张碟。真的,我很想对英刚说一声,我们永远支持你~!”
专辑的顺利发行,并没有让英刚感到满足,似乎只是给他紧张忙碌的生活,凭添了一份如释重负的短暂轻松。说到愿望,谈及未来,英刚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了渴望和憧憬,他说:“最后我就是给自己提出三个目标,我有三个愿望。这个第一个目标,我个人方面算是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第二,作为锡伯族的后代,200多年前来到新疆,重走西迁之路应该是很多人的愿望。最后就是想写个回忆录,我可能还有什么很有趣的事情,希望能把它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