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一
2008年8月18日,在奥运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名将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当场许多观众留下了痛惜的泪水。“我想刘翔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央视解说人刘建宏在第一时间发表了评论。前方解说员杨健也认为,刘翔有放弃的权利,我们必须要给予他足够的理解。
新闻回放二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体操王子”李宁发挥失常,吊环比赛时他的脚挂在了环上;跳马比赛,他重重地坐在了地上。归国后,在首都国际机场,连机场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揶揄李宁:“你在哪儿不好摔,跑那儿去摔了。”
因刘翔代言中国强大
在2008北京奥运的赛场上,国人最关注的莫过于刘翔的110米栏比赛。然而,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那个时刻,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都是黯然的。一时间,网络上的评论铺天盖地,在表示遗憾的同时,有对刘翔表示支持和鼓励的,也有言辞激烈表示无法理解的。
一场体育比赛,为何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心理反应,里面蕴涵着怎样的心理奥秘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名人所拥有的粉丝,总会局限在某一个或一些群体,可刘翔不同。无论性别,无关年龄,几乎所有的国人都喜欢刘翔。
心理咨询师王怀齐分析说,那是因为刘翔所表现出来的自信、霸气、积极乐观的个性,面对重大事件如四川地震时他身为公众人物所起到的表率作用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的形象代言人。
“人们对刘翔的喜爱,很大部分出于补偿心理,他们在刘翔身上找到了自我认同。刘翔的某些特色,会内化到认同他的人的身上。”换句话说,就是“当你非常欣赏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潜移默化地拥有他的特质。”
随着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处在由不太自信走向自信的阶段。中国人需要也认同刘翔那样的自信。他们愿意相信,刘翔在赛场上的胜利,是“中国人”不输给 “外国人”的一个证据。
被几亿人同时关心着,除了感到荣幸外,压力也不言而喻。“人们对刘翔的关注,已经不只是把他当成一名运动员,而是将他看做了中国强大的象征。这原本是刘翔不需要承担的东西。”王怀齐说,1988年,“体操王子”李宁就是在相似的压力下,发挥失常,失去奥运金牌的。
那次失败,几乎成为国人心中的“灾难”,昔日的英雄,一夜间沦为 “罪人”,针对李宁的指责、批评铺天盖地。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李宁的期望,夹杂了自己的需求。其中最为显著的可能就是爱国情绪。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李宁参加奥运会,是在帮助他们自己实现强国梦。所以,当李宁没有赢得金牌,他们就会觉得愤怒。”
20年后,刘翔面对“万众期待”退出比赛,这对所有的中国观众来说都是一次打击,但和20年前李宁的遭遇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对此表示理解。
王怀齐说,“在这20年里,中国飞速发展,中国人对待体育比赛也更理性了。打个也许并不恰当的比方——在李宁那个时代,中国好比只穿了一件泳装,一旦被脱下,就什么都没有了;而现在,中国穿着很多件漂亮衣裳,脱掉一件,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中国可以在许多领域向世界展示她的强大,体育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即便刘翔输了,也不会成为灾难。就像中国足球,国足输球,球迷们会拍着桌子骂,但大家都明白,那仅仅是体育比赛。
□特别提醒
不以“本国心态”看比赛
刘翔的意外退出可能会让喜欢他的人感觉到理想破灭一般的难过和失望。不过,在这时候,我们可能更加理解了体育运动的规律性。
人是有局限的,有的时候意志不一定能战胜身体的现实,这时,退出是很自然的选择。
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观看奥运比赛时最好能摆正心态,不以个人喜好、“本国心态”看比赛。
看奥运会看的是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看的是整个比赛的竞技水平。我们主办奥运会的主要宗旨不是看我国运动员获得多少金牌,而是搭建一个平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们国家、人民的风貌。
在希望中国获得很多金牌这样良好的愿望的同时,要把金牌看得淡一点,金牌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部。
□奥运心理词典
主场焦虑
指的是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对主场比赛产生的内心不安。在家门口参加比赛,东道主选手可以获得更多的夺冠便利条件,所以都会重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但是也会引发过于看重夺金,另外上级为完成金牌指标而施加的压力也是原因之一。这种情绪随着比赛的正式开始会逐渐缓和。比赛人格
运动员在比赛时表现出的性格特征,称为“比赛人格”。它是建立在平时一般人格的基础上,但是由于比赛现场的气氛和对手刺激,有可能表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特征。比如压力非常大的时候,反而将怯场的运动员的心理能量调动起来了,会有超出平常成绩的惊人表现。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choking”现象
“choking”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中发生衰变的现象”。
也可以理解为是运动员在关键时刻以先赢后输的形式丢掉冠军的现象,有人也称之为“反胜为败”现象。
我们为谁痴迷
小赵是一个狂热的体育迷,经常熬通宵看比赛。此次奥运他特地休假两周,每天上午9点多就坐在电视前,看各种赛事直播直到深夜。
几天下来他整天守着电视,对别的事情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像这样痴迷的市民还有不少,有的上班时因无法看直播而心猿意马、焦躁不安。
因体育带来“巅峰体验”
体育活动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应该与人天性中原始的好胜心有关。从孩提时代我们就体验过,成为胜利者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团队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心理快感,这是一种被称做 “荣誉感”的东西。无论是山村里的嬉戏,还是国家间的角逐,这种荣誉感所系的胜负心是始终无法被超越的。
直接投身于体育运动中的人,能够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中内展示并证明自己,他们在此刻获得平常生活很少出现的“巅峰体验”。
而我们观看比赛的人,在体验快感的强度上当然要比运动员差很多,除了得到形体或运动形式上所带来的视觉审美享受外,我们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分享性和代偿性的心理满足。我们因为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不够出色,所以会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幻想为场上的竞技者,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成功渴望投射到有情感认同的对象上,也就是你喜欢的运动员身上。于是,我们会感到紧张兴奋,以及在这种紧张感得到缓解时的欢愉,如果自己移情的对象赢了比赛,我们更能获得一种代偿性的心理满足。
所以说,体育比赛除了能制造快乐以外,它也是件挺励志的事。当我们将激情和愿望投射到某个运动者身上时,那么,无论他失败还是成功,我们的内趋力都会被引爆,好像自己也要大干一场一样。
对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心灵负荷过重的现代人来说,体育应该成为一个清空情绪垃圾的法宝,是一次自己生命活力得到释放的操练,无论是看还是做都应如此。
□特别提醒
一句老话:要有度
观看体育比赛是宣泄情绪、颐养身心的极佳途径,但也要有度。因为看比赛时全神贯注,即使坐着不动也要消耗大量能量,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时间过长对健康不利。
有条件休假的市民,最好定一个时间表,根据比赛日程和喜爱程度,有选择性地观赛,既不错过精彩时刻,又兼顾健康。对大多数上班族而言,毕竟工作为先,下班后慢慢看录像欣赏,也是奥运参与精神的体现。
(文/本版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