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戴帷帽仕女俑。
千年前的一个春夏之交,微风拂面,草长莺飞,一派醉人景象。正午时分,从一深宅大院中走出一人一马。
这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士,头戴帷帽,身穿华丽的丝绸服装。她潇洒从容地翻身上马,悠然端坐于心爱的枣红色骏马上,缓缓前行。
她要骑马到哪里去?是出门踏青还是约会?我们不妨在此尽情地展开想象:此时,也许正有一位英俊的男子在急切等待她的到来……她为了这场约会,将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
她头挽高髻,戴方锥形黑色高帽,帽三面垂有黄色纱帷。她的脸庞丰润,樱桃小口,娥眉淡扫,薄施脂粉,表情端庄。她上身穿橘黄色花襦衫,下着间色花长裙,脚蹬黑靴,右脚踏于马镫之内。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不禁产生疑问:一千多年前,女性能随便抛头露面吗?还在光天化日之下花枝招展地去约会,不太可能吧?
幸好有一些雕塑和绘画作品存在,可以为此佐证,并能以此向千载之后的我们,讲述生活于大唐盛世中那些女子的生活。
为我们透露出千年前时尚信息的,是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的女舞俑、骑马戴帷帽仕女俑(如右图)、劳动妇女俑、《围棋仕女图》、《树下美女图》等。
这些精美的文物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艺术精品,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人忠实记录了千年前古人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和审美情趣,对于唐代西域的文化交流、艺术审美研究等均有极高的价值。
骑马仕女俑为我们展示出了当时的吐鲁番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国民们有充分的自信。
生活在当时的妇女更有着前代妇女没有过的自由,她们可以抛头露面,到郊外游玩、听戏、看球,也可以在春季和男子一起到风光胜地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进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骑马仕女俑的坐骑为橘黄色大马,并用棕、白、黑等色描绘出障泥、马鞍、络头、当卢、衔、镳、鞦带、杏叶等各种马饰。尾部有孔装有棕色毛,饰为马尾。
马的雕塑尤具匠心,体态丰满而有骨有肉,结实生动,反映了当时吐鲁番雕塑工匠的高超技艺。
骑马出行是唐代贵族女子休闲生活方式之一,张萱的绢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就描绘了唐玄宗时人们春游的情景。
张萱原作早已遗失,此卷是赵佶亲笔临摹,手法之高超仍不失原貌。彩绘以虢国夫人为主角的人数不多的春游行列,9个人分乘8匹马,前呼后应,彼此联系紧密。
图中人物浓妆华服,在行进中的耀眼场面,把贵夫人们悠然自得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把统一行动中,每个人的动态、神情以及各自独有的微妙变化,都描绘得恰到好处。
吐鲁番唐代仕女也比较喜欢骑马出游,这件骑马戴帷帽仕女俑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不过这位吐鲁番女子的服饰颇具地方特色,穿着轻薄、柔软的丝绸衣裙,特别是头上戴的帷帽十分引人注目。
据史书记载,这种帷帽流行于武则天时期,一般认为帷帽是在幂罗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其主体是用一种质地较硬的藤条或席片作骨架,上面绷上布帛,再在沿上加缀一圈长短与人颈部相等的纱网,就成了帷帽。
它不能像幂罗那样“全身障蔽”,只能遮住面部而已。《旧唐书·舆服制》记载:“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罗渐息。中宗继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幂罗之制”。
唐朝中期,特别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封建礼法在服饰上的约束受到冲击,帷帽这种与幂罗相比更能张扬女性个性的头饰,越来越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十分盛行,宫中和民间女子都争相效仿。
仕女穿的轻薄艳丽春装,告诉人们正是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时节。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并常有风沙尽吹的环境,雕塑家就根据当地人们出门穿戴的服饰,塑造了这样一件贴近实际生活的俑像。
同时也说明吐鲁番地区贵族妇女同内地一样,以骑马出游为时尚。北宋初年,王延德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四月奉命出使高昌时,高昌仍然是“俗好骑射,妇女戴油帽,谓之苏幕遮”。
(文/图 自治区博物馆阿迪力·阿布力孜 王斌)
边城话旧
津门四大银楼
银楼就是过去加工和买卖金银首饰的地方。当年,“津帮”盛行之时,乌鲁木齐共有20多家银楼,其中以“四大银楼”最为声名显赫。这四大银楼分别为泰昌金店、聚兴金店、振德银楼、裕兴金店。
四大银楼的共同特点是门脸儿漂亮、气派。顾客一进门,上下左右一打量,便知这家店的实力了。泰昌金店的经理是杨柳青人于岐山、于仲麟。店址在今天的大十字以东,开业于1920年。聚兴金店也坐落在大十字以东,开业于1915年,经理同样是杨柳青人。
振德银楼是杨柳青人陈振山于1895年创办的,店址在大十字以北,先后由3代人经营。陈振山是1876年随左宗棠的部队“赶大营”来新疆的,他的银楼最初开在昌吉,生意做大后迁到了迪化。
振德银楼出售的饰品很受顾客青睐,如金卡子、金梳子,还有“铜合金”的红绿宝石戒指一直享有盛誉。裕兴金店是由杨柳青人宋振福、宋振禄创办,坐落于北大街,开业于1930年。
比较讲究的银楼通常都是前有店堂,后院设有加工房。顾客进店,可以从店面的装饰上领略到经营者的文化底蕴,在品茶、看样品的过程中,买与不买便了然于胸了。
那会儿,讲究的人家办喜事要有“八大金,七大银”,小孩子百天要戴象征长命百岁的银锁及银饰。有了这样的需求,银楼自然生意兴隆。
当时,一般银楼打首饰多用阿勒泰出产的黄金。我曾经去阿勒泰出差,酷爱首饰的我托人买了沙金,在当地给自己打了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金灿灿地跑回单位去,被同事们揶揄了很久:“哎哟,咋不打个金腰带回来呢?十几岁的姑娘就忙着给自己打首饰,怕以后婆家不给呀!” 我不以为然,别人给的哪有自己挣来的戴着理直气壮啊!
(乌市 李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