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的巴扎日。(阿孜古力·买买尼牙孜摄)
阿图什人会经商,以前只是有所耳闻,据说改革开放的口子刚打开,阿图什人就把生意做到了东南沿海地区。那时的生意可能是小规模的,阿图什人或许只是背上干果到内地去卖,但这至少说明阿图什人的观念并不落后。
一个懂得经商的民族,起码知道如何去理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在阿图什有一种强烈的想逛巴扎的欲望。那天一早吃过饭,我就往巴扎上赶。
只见整个巴扎一片人海,宏大的场面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在印象中只有喀什才有这样繁华的集市贸易,阿图什市是一个比较小的城市,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来赶集呢?
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的集贸市场,就是走马观花,一整上午也逛不完。这里应有尽有,走进市场,你不知道哪是头,哪是尾。
而且货物的排列极有规律:民族工艺品市场、粮油市场、木材市场、牧草市场、理发市场……甚至还有修皮鞋的市场。
维吾尔族老人哈斯木在阿图什修皮鞋已经有3年多了,当我走近时,他停下手中的活,以真诚的微笑向我表示友好。
他做好让我拍照的姿态,这时我忽然感到不是在阿图什,倒像是在内地某一比较开放的地区,我心中疑问:阿图什人为何如此友好和开放?
老人用生硬的汉语告诉我,别小看这修皮鞋,他一天也能挣30多块钱。我想老人恐怕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证实自己的价值。
对我来说,逛巴扎并不是希望买些什么东西,只是想体验一下,体验一个民族的风俗,那是一种心理上的享受。但一定要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体验,因为人类的文明是所有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去逛巴扎的。
阿图什并非一块封闭的土地,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涌来之时,阿图什人也许最为激动,冲出贫穷的重围,这是每一个人对生活和生存的追求。
沙比江就是这样的一个维吾尔族汉子,他是专门从事面粉生意的。每次他从呼图壁拉回一车面粉,以每袋挣3元钱的价格卖出,每天可以售出50多袋面粉,一个月也能收入一两千块钱。
看到沙比江在阿图什巴扎上兴奋的样子,我就想起小时候每次逛集市时激动的心情。那时只要逢集日,我常常会缠着父母上街,目的是想看看众多的人,开开眼界,然后让大人给买点好吃的,那种感觉就如同过年一样。
我在想,沙比江在巴扎上大把赚钱的心情,或许与我儿时上街的心情一样。巴扎也许就是阿图什的一个缩影。
当我离开阿图什,眼前总会浮现出巴扎上的一组组镜头。可以肯定,逛阿图什巴扎的不仅仅是阿图什人,疆内疆外的人都有。
于是见了内地的朋友,我总是告诉他们:“你们去喀什旅游观光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去阿图什巴扎逛一逛,新疆的风情在这里一样浓郁!”
(乌市 尚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