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您的位置 燃烧 >> 燃烧新疆 >> 新疆旅游 >> 喀什噶尔恰萨巷里的手眼之旅
  • 喀什噶尔恰萨巷里的手眼之旅

  • 作者:  来源:新疆晨报  日期:2008-6-29 13:03:11
  •   没有人能一眼看透喀什,但看第一眼就会爱上她;也没有人能久久凝视她而不为之醉倒。在这里沟通和交流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是心灵、眼睛和微笑。
        作家张承志10余年不倦地书写喀什,最后坦言:“……即使我满怀真挚,喀什噶尔也是难以描述的。”而我则4次在喀什逗留,越来越觉得它的博大和深厚不是用文字、照片可以来概括的。
        清晨走进位于喀什吐曼路上的老城区,空气里漂浮着皮子和香料的味道。
        曲折、神秘的巷道,串起一间间土舍、一扇扇木门。如果把它比做一本书,只能是《一千零一夜》了。
        这里,就是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著名的喀什高台民居。时间似乎在曲折的巷道里突然迷失,任凭你的猜测和想像在蜿蜒的小道中冲撞飞舞。恣意游荡在布满小门的巷道里,最终就像品尝完了一份独特的视觉大宴,不单单是满足了眼球和好奇心,无形中也似乎成了饱学的圣人。
        心容易迷失在这里,身体可不会,看着地砖就可以从迷宫般的小巷里出去:新铺的六棱黄面砖是可以通向外面的,而方形的旧砖则是通到各家院内。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 “高崖上的土陶”。1000多年前,人们来到这处黄土高崖定居,500年前,一场洪水把高崖冲断,南坡就成了现在的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也叫高台民居。

    彩釉土陶
    山崖上的神灯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531号,是祖农·阿西木家有着450年历史的老院子,院里满满地摆放着陶器,依明尼汗大妈的孙子在院子里木床上,一会看着旁边羊圈里的小羊,一会往山崖下的闹市里看一眼,一会儿往东湖那边看一眼。
        大妈几十年前就嫁了过来,一直在这院子里为陶器施釉绘彩。她有12个孩子,两个重孙都会打酱油了。如今大妈依然自在地给土陶上色,女儿和小孙子一起给她帮忙。
        在2006年 “喀交会”开幕的当天,她的陶艺表演得到了妇女巧手大赛的一等奖。
        另外一家做实用土陶器皿的作坊,是吾曼伊力家,在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350号,也是祖农·阿西木的亲戚。他们使用的是电动的转盘,显得现代了点。
        据我所知,英吉沙县芒辛乡的艾力家,也可以自己制作土陶,还能自己上釉色。
        南疆土陶的传统家族手工艺,还在继承的已没有多少家了。
        几百年前,饭碗、水桶、烛台都是土陶烧制的。而如今,这些脆弱易碎的普通家什被看成是一件件艺术品。土陶质朴中带着雅致,其中蕴藏的含义不是总焦躁不安的现代人赋予得了的。
        也许仅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这门手艺难免浮浅,土陶的脆弱与骄傲,粗糙与细腻,似乎也融进了这个栖居在山崖上的民族的一些特质。
        吐尔逊·祖农细心地把墙上的陶器拿出来,摆放在木架上,而他的儿子则学着父亲空转着木质轴盘。祖农·阿西木去世后,在这里出品的陶碗至今还摆放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展柜中的家族里,只有大儿子吐尔逊·祖农继承了烧制土陶的手艺。
        由于实用价值的逐渐消失,除了一些游客购买留念外,这些土陶几乎没有什么市场了。但喀什市政府把他们家的手工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来保护和宣传后,让吐尔逊·祖农有了继承这70多年祖业的信心。

    手工艺刺绣
    摇篮前的手艺

        从大街进入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早起去城里工作及做生意的人们匆匆而过,除了在清扫着小巷的妇女和安坐的老人,顽皮的孩子,就是照顾生意的手工制品之家的艺人。
        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159、151、349、136、138号,是手工制作艾得莱斯绸和地毯的家庭作坊。
        麦力叶木克尼把地毯铺在门口,一边照顾着捣乱的小弟弟,一边不时晃动着吊床里的婴儿。更多的时间里,她借着顶棚上的光线忙着手中的刺绣活儿。巷内的作坊很少有像她们家这么窄小,要在门口忙碌的。
        老城区人口增长过快,已经不堪重负,于是,居民见缝插针建房,楼上楼一窝蜂似地出现了。
        像手工制作艾得莱斯绸和地毯的木制大机器,已经不能在麦力叶木克尼家里有一席之地,大多挤在角落难得一用,最多在游客需要参观的时候摆弄一下。销路比较好的是用孔雀羽毛扎的手扇,和用木棒穿一块可以转动的花布来扇风的扇子——一人扇风,大家乘凉。
        国内学者称,喀什历史街区是我国目前惟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
        他们把喀什老城的小巷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并称为最典型、最具民族文化气息的中国人居环境。但相比之下,这些民居的古朴与明快,和边陲特有的生活气息的确是绝无仅有的。

    艾尼展览室
    丝绸古道再现

        艾尼家的展览室在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99号院,这里已经被众多媒体报道过。
        展览室的招牌已经如同他收藏的众多古董一样,显得陈旧和年代久远。走进院落,仿佛到了北京潘家园的旧货市场。
        在院子的一面墙上挂着1956年疏附县的手工绘制的地图,木架上摆放着各种维吾尔族往昔岁月的木制、铜制的生活、生产用具。从纺线用的纺车到木头制成的锁具,可谓琳琅满目。惟一点亮这些陈旧家什的,是那些院落中开放着的鲜红的玫瑰。
        艾尼在和朋友谈着收购旧货的生意,漂亮的小女儿阿依卡麦尔成了专业的解说。
        从老契约到清朝的官服、用皮子做的衣服和鞋子,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服装,以及早年织的花布,织布时用墨水印花的模子、古老钱币、600多年历史的土陶、400多年历史的手摇缝纫机,藏品共5万余件,是艾尼11岁时开始收藏的。
        艾尼用棍子敲击那些牛皮水壶让我听声音,一百多年历史的和四五百多年历史的皮壶发出的声音完全不同,后者显得清脆而响亮。屋子当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盘卷的羊角,据说是由于过于庞大而导致公羊不能碰到草而活活饿死的。他的镇店之宝,是一块洁白的羊头化石。
        艾尼拥有的这些藏品,已经可以较全面、完整地再现这个昔日的丝绸古道重镇里鲜明西域风格的生活、文化遗迹。

    家庭建筑
    七层高的古屋

        不是门旁的“家庭建筑”字样的招牌,而是卡斯木江家飘香的饭菜让我推开了恰萨阔孜其亚贝希巷198号院的木门。
        院子中是肆意伸展着枝叶的无花果,玫瑰花,以及各种色彩鲜艳的盆花,一边的铁炉咕噜咕噜地烧着奶茶。木制的楼梯连接着砖木结构的楼房,左边的长廊下的土炕,铺着地毯,摆着桌子,一家三代在围着吃早饭。
        这家的儿媳妇在院子的厨房忙碌,等她坐上来一起吃饭的时候,她说这还不算忙,平时每天来100多人参观,人累得连话都不乐意说了。说话间,不断有导游带领游客进来参观。他们看见我盘腿坐着和主人家人一同用餐,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其实这样的家庭建筑也提供餐饮服务,部分还可以组织小型自然风貌的便装歌舞表演。这些不包含在门票价格内的项目,具体价格游客可以协商。
        如果仅从150号院门口深长的走廊看阿曼古拉·阿吉家,谁也想不到里面的建筑会有七层之多。整个楼层包括了储藏、卧室、厨房、起居、乘凉、餐厅等。客厅就有民族特色的和现代化的各一个。
        这样的大房子一般也都有个与众不同的大门,采光和朝向也都比较好。女主人骄傲地说,她们家光装修费就花了20万元。

    □其它工艺街区

    首饰一条街
        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附近,金银首饰一条街远远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喀什就有专业的金匠,专门制作和加工黄金和白银首饰。

    铜器一条街
        从邮电局附近走进库木代尔瓦扎路,几百米长的街道两旁,汇集了众多的铜器、乐器作坊和摊点。

    铁器和木器一条街
        阿热亚路的依力克其巷,飞溅的钢花和焊条里有工匠专注的神情,这里的铁器、木器非常有名。
        不经意走过的拉着长长木头的毛驴车,都仿佛是电影中不断变换的情节。文/山友 张新民
        图/据百度

     

  •                              
                                            分享收藏到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和讯网摘 Google书签 Windows Live Del.icio.us Yahoo书签 提交新发现,Dig it 添加到百度搜藏 Save to inu.cc 收藏此页到纯我网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 相关文章

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168号(世纪花园) 新ICP备:05000483号 QQ-81055124 手机: 13039414517 呵呵~若有错误请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