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您的位置 燃烧 >> 燃烧新疆 >> 新疆聚焦 >> “越快越好,新疆交河故城等着救命呢”
  • “越快越好,新疆交河故城等着救命呢”

  • 作者:  来源:新疆晨报  日期:2008-5-15 19:43:03
  •     吐鲁番以西10公里,交河故城静默地伫立在约30米的黄土高崖之上,雅尔乃孜沟河从崖下东、西两侧环绕流过,在高崖南端交汇。因长时间遭遇风蚀、雨蚀、周边农田灌溉及游人的侵害,这座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遗址相继出现崖体开裂、城墙崩塌等“病害”,一度面临消亡。2006年8月,“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计划”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启动,国家计划在5年时间里投入专项保护资金4.2亿元。其中,用于交河故城抢险加固的第一期维修资金为4000多万元。今年6月,这项“大手术”———“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第一期)即将完工。这项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土遗址加固工程,为交河故城带来了新的生机。
        天气干热、阳光刺眼。一片森然兀立的黄色断墙,交织出错落的光影。


        4月末初春的天气里,交河故城显得很干渴——城内密集的残垣断壁上裂纹道道。风,呼啸着穿过,沙尘被忽而卷起,空气中的土腥味扑面而来。
        交河故城的东北角,明黄色的脚手架密密匝匝紧贴崖壁,一台冲击钻正轰鸣着在崖体上钻孔,以便为这古老而脆弱的山崖安装进去新的“筋骨”。
        交河故城,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遗址,似一片从历史烟尘中遗落的枯叶——土黄色是它周身惟一的色彩;其柳叶形的身躯上,脉络分明地刻画着官署、寺院、佛塔、民居、街道……



        在时间长河2000年的不断洗刷之下,交河故城一度“重病缠身”,面临消亡。
        2006年8月至今的近两年时间里,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通过锚固、灌浆、PS抗风化材料渗透等现代的加固、修复手段,使得这座曾一度岌岌可危的千年故城逐渐焕发生机。
        目前,“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故城东面崖体自南向北的18处区域加固大部分已完工,城内东北佛寺、官署西洞口、大佛寺3处文物本体的维修进入扫尾阶段。今年6月,该工程将全部完工。
        “这是一项 ‘先救命、后治病’的抢修工程。”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最雄博士说。

    “病入膏肓”的故城

        站在交河高崖上四望,30米陡直的崖壁是这座城池天然的城墙,城下宽达100米的河谷是天然的护城河。2500年前为扼守丝绸古路,远防外敌入侵,这里的先民凭险而建了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
        故城高崖下的雅尔乃孜沟河 “勾勒”在交河高崖两旁。《汉书》有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然而,交河先民们赖以生存的河水,如今却成了交河故城的一大威胁——河水向高崖的根部渗透,正掏蚀着屹立千年的崖体,加之风吹、雨淋,岁月流逝中,与交河故城唇齿相依的高崖一再被崩塌、开裂的“病痛”纠缠。
        河水对崖体的掏蚀非常可怕——一旦崖体倒塌,高台上的故城也将不复存在。
        “交河整个高崖是生土的,城市就是从生土上掏挖出来的,这最具价值,但也最具危险性。”李最雄博士介绍说,生土被风吹日晒上千年,不论是崖体,还是上面的建筑,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开裂”。
        开裂往往是从崖体的边缘开始的,当一道细缝悄然出现,风沙便会将细缝逐渐刻成裂缝、更大的裂缝,直到有一天,崖体断裂开——而交河故城就在这千年不断的滚落中,悄然萎缩。
        “裂缝”远不止存在于交河的崖体,故城内的寺庙、官署、民居几乎所有建筑上,“裂缝”是共同的特征。
        “崖体上最宽的裂缝可以钻下去两个人。”4月23日,负责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现场施工的敦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鲁,站在交河故城东北部,指着脚下一道约20厘米宽的裂缝说:“紧靠崖体的裂缝不及时加固,后面紧跟着就是新裂缝。”
        据他介绍,在交河故城四周有20多处这样的 “危险地带”,每一处都随时可能塌陷。
        实际上,作为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河故城的保护和修复此前一直受到关注。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国家文物局签署了一项交河故城保护、修缮研究项目。100多位中外考古、历史学家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剥开蒙在交河故城上的千年尘埃,这项集大型考古发掘、保护修缮、综合研究为一体的项目整整进行了8年,于2000年宣告完结。
        敦煌研究院从1995年就开始对交河故城进行室外试验工作,2003年运用试验结果对交河故城瞭望台进行了抢险加固工程。从2004年到2006年,敦煌研究院集中大量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运用声波仪、面波仪、近景摄影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交河故城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勘察。
        2006年春,为了抢时间,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的设计方案论证是在吐鲁番本地完成的,专家组就站在交河故城里现场敲定方案。而非寻常的项目论证,需专家们会集北京。“越快越好,交河故城等着救命呢!”当时,国家文物局一位相关领导的话,让李最雄印象深刻。

    交河故城的“敌人”们

        一排画着圆圈的表格,整齐地贴在墙上,部分圆圈被涂成红色或蓝色,红色表示晴天、蓝色表示下雨——这是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项目办公室一张重要的图表:施工天气晴雨表。
        为了便于指挥施工,办公室就设在交河故城旁边。
        在完全由生土构成的交河故城,天气的变化对这座故城及眼下的施工可谓举足轻重。“自然破坏,就是交河故城最大的敌人。”张鲁说。
        交河故城所处地域属大陆性温暖带干旱沙漠气候,吐鲁番40年 (1951年—199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8级—10级大风年平均为36.2天,沙尘暴年平均为11.2天,大风持续时间最长为8天,平均每天刮8.35小时。
        “风夹着土呼呼地往窗户缝里灌。”工程技术员刘典国说,40米/秒的大风在交河很常见,这导致交河故城每年被吹掉的高度平均为13厘米。
        雨也是让大家头疼的“不速之客”。
        李最雄博士介绍说,交河故城之所以能跨过千年保存下来,和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当地降雨量很小。但一旦下雨,雨水落进交河故城的崖体和建筑的缝隙,会将缝内的生土泡软,加速裂缝的坍塌;而打在生土表面的雨水,自然会冲刷掉部分泥土。
        此外,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也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
        早在1961年,交河故城就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途经点、吐鲁番地区重要景点之一,交河故城近年来年接待游客量约40万人次。
        交河故城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游客不遵守景区秩序,对遗址攀爬、踩踏。按照一名成人体重为50公斤计算,等于一年下来,故城的遗址被一个50公斤大锤砸了10万下。

    特殊的施工队伍

        45岁的刘爱国,每天的工作是戴着红色的安全帽,在交河故城东部崖体边 “溜达”,一边指导工人们施工,一边进行安全检查,11年的文物修复施工经验,让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成了工地上最有经验的“大工”。
        来交河故城前,刘爱国一直在莫高窟参与维修施工。
        “有时候,经验大于学问。”刘爱国指着崖体边一块近百吨重、快要崩塌的崖体说,“就说这个,研究生来了,也不知道咋处理最安全啊。”
        两位院士作为施工顾问;多位教授、高级工程师作为施工现场负责人;加上“一帮子”博士、研究生,这样“有学问”的施工队伍,在参加交河故城抢先加固工程竞标时着实“镇住了”招标单位。
        张鲁说:“这也是我们施工人员的特点,不但掌握施工技术,还得兼具相关的文物保护知识。”
        据张鲁介绍,目前使用在交河故城加固中的锚杆,是在交河故城的加固中因地制宜研发的,采用这种锚杆进行的锚固技术,已成为敦煌研究院在生土建筑加固维修中的专利。
        李最雄表示,现代的文物保护是一个涉及化学、环境、地质、材料考古、修复等多领域的综合科学。过去文物保护是抢救性的,而现代的文物保护理念是预防性的,要求从事文物保护的人员对文物施行预防性保护。
        (文/本报记者 徐娜 图/本报记者 朱翊)

  •                              
                                            分享收藏到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和讯网摘 Google书签 Windows Live Del.icio.us Yahoo书签 提交新发现,Dig it 添加到百度搜藏 Save to inu.cc 收藏此页到纯我网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 相关文章

新疆昌吉市北京南路168号(世纪花园) 新ICP备:05000483号 QQ-81055124 手机: 13039414517 呵呵~若有错误请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