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的孩子们在玩钓鱼游戏。
□文/见习记者 李俊玲 记者 胡媛媛 实习生 熊月华 图/见习记者 李俊玲
■阅读提示
8月26日12时,米东区第三毛纺厂院内的培智学校,700平方米的校园很安静。
这是课间休息时间。
院落式的平房,已经有了些年月,因为黄色涂料脱落,外院墙看上去显得有些斑驳。但墙上的标语“给孩子完整快乐的童年”,依然清晰。
走进大门,一位小男孩笑着跑过来说:“你好!你要找谁呀?”字数不多,但是他却用了大约10秒的时间。
马志明、李君玲,是两个生活平凡的人。2005年2月,他们创办了自治区唯一一家智障儿童的寄宿制学校,生活开始新的改变。
“智障儿童也有生存权利,他们也需要接受教育!”这样的想法,让他们改变了学校里的孩子们。他们呼吁着,“同在一片蓝天下,把爱献给残障生,有爱无碍”;他们努力着,“让孩子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一段对话,震动她的心
2004年6月的一天,李君玲去医院看望住院的朋友。
病房里,一位患绝症的母亲轻轻抚摸着她的孩子,流着泪说:“我走了,你可怎么办好?干脆妈妈在死之前先把你杀了。”孩子笑嘻嘻地说:“好,好!”
这一幕,深深震动了从事38年教育工作的李君玲。
“世上哪有忍心杀死自己孩子的母亲?就因为这个孩子是智障儿童,她怕自己离开人世后,没人再去心疼她的孩子,所以她想到要在自己死之前,把孩子先从这个世界带走。”
绝症母亲的灰色话语,懵懂孩子的稚嫩童音,让李君玲心酸不已,“这个低智商的孩子,没了母亲,将会面对什么?我能为他做些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已经退休的李君玲,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研究智障儿童的出路问题上。
李君玲翻阅了大量资料,很多智障儿童因为得不到良好的看护和教育,性格变得易暴易怒,甚至伤害自己;还有很多孩子打人、咬人,无缘无故砸碎玻璃。家长们为了这些孩子花光了所有积蓄,也耗费了全部精力,但他们依然故我。
这些孩子和家长的出路在哪里?
有一天,李君玲看到一篇报道:有一种学校专门为智障儿童设立,是托养加教育双模式的特殊学校。在那里,可以让孩子们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新疆没有这样的学校。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李君玲,又陷入了沉思。
“我能为这些孩子做什么呢?”想起医院里那对母子的对话,李君琳辗转反侧,决定自己来办这么一所学校,“教他们知识,培训他们自理。”
李君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马志明。2004年,马志明所在的企业倒闭,给了他14万元补助金,“那就先不做生意了,把这些钱拿去办学校吧。”
2004年年底,在原米泉市残联的帮助下,学校手续办好了。
2005年2月,乌鲁木齐米东区培智学校正式挂牌。
从7到38,莫大的幸福
学校成立了,可是因为没有钱打广告,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前来就读的学生只有七八个。其中,年龄最大的孩子12岁,但只有8岁孩子的智商。
这些孩子没有按时睡觉的概念和习惯,老师稍不注意,就有孩子坐在床上顺着线头把被子拆了,然后把里面的棉絮一点一点揪出来,扔得满地都是,其余的孩子还会跟着学。
让这些孩子保持安静,一起读书更为困难。他们趁老师上卫生间的时间,把桌子、椅子摇来摇去,然后大卸八块,七零八碎地扔在教室里。
“我要去尿尿!”一位学生对老师说,由于学校规定不能让这些孩子憋尿,于是老师同意了。
这名学生来到卫生间,打开了所有水龙头,听着哗哗哗的流水声,把所有学生用的毛巾都塞到马桶里,最后把所有的卫生纸撕扯一地,站到地上开始高兴地大笑起来。
这样的事情,在这里经常发生。
马志明的办公室也是休息室,隔壁就是孩子睡觉的卧室。他和李君玲,每天必须有一人在学校,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送来的孩子习惯家里人搂着睡,但是学校要求单人单床。有的孩子整晚不睡,我就要守一晚上给他讲故事,孩子都是家长的宝啊。”
“一个单词,如果教正常孩子几遍,教这些孩子就得上百遍,要不厌其烦地说给他们听。”李君玲说,“我用简单的图形、实例,让他们建立一些数学概念,然后把一个问题分解,反复复习,强化他们的记忆。”
文文(化名)从小患有失语症,最初来学校的时候,只会把自己缩成一团。李君玲每天让她听爸爸的讲话录音,终于有一天,她见到爸爸时高兴地喊着:“爸爸,爸爸。”
一个大男人,捂着脸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紧紧把孩子搂在怀里。
文文开口说话了,李君玲又开始尝试“音乐疗法”。她学会了用钢琴演奏《东方红》,每天坚持弹给文文听。一年过去了,文文学会了跟着音乐跳舞唱歌,“李老师就是我们的妈妈,我们要一直一直和她在一起。”
看着一个个不懂事的孩子,在自己和老师们的教育下学会了与人交流,吃饭,穿衣,做游戏……李君玲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因为学校中的智障儿童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学校的收费很低,学校的教学条件仍然不尽如人意。
为了改善培智学校智障儿童的生存条件,自治区残联、乌鲁木齐市残联、乌鲁木齐市米东新区残联,多次捐款、捐物,给予了他们大力支持和援助。
现在,学校里有了4名老师,8名工作人员,和来自全疆各地的38名从5岁到24岁的智障学生。
一声晚安,骄傲到今天
培智学校里老师和孩子们的生活,看起来简单而有规律。
学校按照正常的课程上课,所有学生早晨统一起床洗漱、吃饭、上课,中午安排时间午睡,下午上完课、吃完饭,老师带出去做简单的游戏,如打篮球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教育孩子们不能伤害自己,不能摸电,门上锁了不能出去玩,椅子倒了要扶起来,不能破坏公物等,这是老师的必修课,就像每天吃三顿饭一样。”并不是专业出身的马志明,说得很有条理。
“马志明老师从来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昨天上午,他头疼得受不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神经性头疼,因为每天把神经绷得太紧了,让他适当地放松。”在这里呆了两年的王老师说。
李君玲自己有两个孩子,一个刚大学毕业,一个正在上高三。可她每天都和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吃饭,陪他们一起睡觉,帮孩子们洗脸,给孩子们擦屁股,她是这所培智学校的校长,同时充当着母亲的角色。
每天晚上,李君玲都要给孩子们盖被子,然后趴在他们耳边说“晚安”。
起初,孩子们对李君玲的睡前道别没有任何反应,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突然笑着说:“大妈,晚安。”
这一声普通的“晚安”,让李君玲兴奋至今,那是她的骄傲。
困难的生活,也让李君玲后悔过当初的决定,但是一想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她总会笑着说:“至少我这辈子不会后悔。”
“目前我们学校的这块地已经被拍卖了,明年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安家。最近两个月,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我要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地方。”李君玲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块地皮,办一所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培智学校,我和老伴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度过后半生。”
有爱无碍,一直在努力
自治区残联、米东区残联等相关部门,也给培智学校很多帮助。
2008年8月1日,自治区残联、乌鲁木齐市米东新区残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分院,联合为米东新区培智学校的智障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五项免费体检。
据自治区残联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新疆有残疾人106.9万人,其中智力残疾人6.9万。目前,首府仅有4个特教班,分别设在乌市第7小学、第12小学、第36小学和第26小学。由于场地、经费和人力有限等原因,4个特教班仅能接纳极少数智障孩子就读,无法满足所有智障儿童的就学需求。
“如果有更齐备的教学设施,通过训练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可极大地提高智障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并使智障儿童的情绪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以让少数孩子将来能走上工作岗位,减轻社会负担。”李君玲非常有信心。
“我们想做的更多,为了已经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更为那些只能留在家中,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们,我们愿意为智障儿童点亮希望的灯。”李君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