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张迎春 朱勇摄影报道)这是一场有特点的音乐会。一直以来,国家大剧院这个中国最大规模和最高层次的音乐圣殿里,经常回荡的是世界和中国经典的交响乐曲,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整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交响音乐会,新疆爱乐乐团第一次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新疆爱乐乐团正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10月17日晚上,全国著名音乐家们来了,北京观众们来了,音乐厅2000多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他们带着对新疆的美好向往,带着了解新疆的渴望,带着对新疆民族化交响乐的新奇,来聆听这场不同以往的音乐会。
这是一场意义特殊的音乐会。新疆爱乐乐团的90多名演奏员带着自己的梦想,第一次走出新疆,第一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舞台,参加“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活动,他们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一边实现这个梦想,一边接受全国著名音乐家、北京观众的检验。
19点30分,音乐会在一曲节奏明快、欢畅的交响乐曲《新疆序曲》中拉开了序幕,观众的思绪很快被带入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被多民族倩影装点着的文化丰饶的地方。
听,恬静而又舒缓的《永远的石榴花》,带着新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飘过来。悠远、浑厚的《塔里木》倾诉着耕耘在“塔里木”这个新疆地域奇景的人们,在它漫漫岁月的年轮上镌刻着许许多多印迹。紧接着,又一曲欢快有力的《刀郎人的舞会》,呈现着生活在南疆地区刀郎人生命的呐喊……
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咱们新疆好地方》、《玛依拉》等这些经典民歌,曾在大江南北传唱,也让北京人对新疆的草原、群山、冰川、大漠等有了粗浅、表象的了解,那么,此时此刻,他们正在细细地聆听、感受,他们在充满了新疆民族风格的交响乐旋律中,开始对新疆有了新的、更全面的了解,他们开始感受到了新疆人热情、豪放的性格,感受到了新疆多民族和睦生活的欢歌笑语,感受到了新疆的美好发展前景。
在欢快的《玛依拉》乐曲中,记者看到坐在后排中间的一个名叫王九存的中年人,不停地擦眼角的泪水。上世纪60年代,他和爱人从北京自愿来新疆支边,10年前,又调回北京,这首熟悉的乐曲勾起了他俩在新疆度过的艰苦而又浪漫的回忆。观众中,还有很多曾在新疆工作过的退休老人、复转军人和正在北京上学的年轻学生,他们的眼睛也湿润了,手都拍红了,听着静静的音乐厅里回荡着天籁般美妙的旋律,他们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新疆现在有这么高水平的专业交响乐团,更没想到新疆的民族化交响乐这么动听。
最激动和高兴的,是那些坐在前面几排、满头白发的著名音乐家们。他们知道,因为地域、资金和人才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新疆发展交响乐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今天,他们欣喜地聆听到,新疆这个全国最边远的省区,有了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交响乐,演奏水平也很不错。85岁的全国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曾指挥过1000多场闻名全国的《黄河大合唱》。他一直热爱新疆,关注新疆交响乐的发展,听说新疆爱乐乐团来北京演出,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来到国家大剧院,他每听完一首乐曲,都会激动得使劲鼓掌,并情不自禁地赞叹,“好,不错!”“不容易啊!”
“不容易”这个词,几乎从其他音乐家嘴里,也同时脱口而出。在全国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眼里,新疆爱乐乐团人的执著追求精神,令人敬佩。
当优美动听的 《嘎瓦丽泰》等乐曲,清澈地流淌在大厅的每个角落,亲耳聆听着这首经过自己改编的曲子,曾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曲的著名作曲家杜鸣心,还有曾为《楚霸王》、《曹雪芹》等全国大型歌剧、交响乐、协奏曲等作曲的全国著名作曲家金湘等,更是感慨万千。他们说:“新疆交响乐要真正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个乐团将会有很大的潜力。”
最后,一曲激昂雄浑的 《慕士塔格》将整个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给这台特殊的交响音乐会打了一个满分。新疆文化厅副厅长黄永军激动地对记者说:“没想到北京的观众对新疆交响乐这么热情,没想到演出取得超过预想的圆满和成功,我们自己特色的交响乐让北京人更全面地了解了新疆。”
演出结束了,卞祖善、金湘、杜鸣心这些全国著名的音乐家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台前,与演奏员们拥抱握手,连连祝贺。他们同新疆人一起激动,一起高兴,因为新疆交响乐终于翻开了历史性的、新的一页。
相关新闻
一个乐团团长的自信
亚心网讯(记者张迎春报道)“我们这次来北京演出,绝不像是农民进城,而是展示,我们要把新疆民族特色的交响乐,向全国展示。”新疆爱乐乐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王晓亮对记者说这句话时,让人感觉很有底气。
与其说有底气,还不如说他有自信。他还说,我们的演奏员是本土的,论水平赶不上别人,但我们的风格最地道,我们要用风格取胜。
是不是真能如此呢?10月17日晚上,他和全团90多名演奏员,第一次登上了国家大剧院这座世界音乐圣殿的舞台,他们激情舞动的指尖划拨琴弦的瞬间,将独特而又美妙的新疆民族化的交响乐展现给观众,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信和美妙的旋律一起飞扬在了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上空。最后,换来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成功了!
成功需要自信,自信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的是艰辛的付出。
1988年,王晓亮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后,当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员。那时候,他有一个梦想,到全国和世界最高层次的音乐殿堂演出。直到后来,他当了全团首席小提琴手,担任了副团长,接着又当了团长,他才真正意识到,其实自己的梦想,就是全团人的梦想,他一定要让全团人都实现这个梦想。
但,这谈何容易?很长一段时间,王晓亮团长心里都感到迷茫、彷徨。
“新疆爱乐乐团要想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要走本土音乐的路子。”两年前的一天,一位自治区领导专门到团里视察时说。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一下子拨开了王晓亮团长心里的迷雾。是呀,新疆有多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汇聚,有来自雪山、戈壁、大漠里天籁般的旋律,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音乐元素风格,为什么不能用交响乐的形式,来创新一下呢。
王晓亮找到了自信。但这样的自信,一直被超过预想的各种困难考验着。
没有精品曲目,王晓亮团长来到了北京,求见全国著名的音乐家,希望他们能给新疆改编或创作精品乐曲。他的真诚打动了曾在新疆工作过、热爱着新疆的全国著名音乐家金湘、杜鸣心、邵光琛等,他们为新疆创作和改编了曲目 《新疆序曲》、《玛依拉》、《刀郎人的舞会》、《慕士塔格》等。
曲目有了,演奏水平也要跟上才行。为了提高全团的演奏水平,他让演奏员一个一个过关,一遍不行,再来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过关。按以往,全团演出时,只要旋律一样,不要求指法统一。现在,演奏时,哪个指头按乐器上的音,每个动作都要“抠”成一样。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半年中,全团人几乎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把心思和精力全放在了排练上。
团里有一条规定,不管观众是谁,有多少观众,每个人必须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和演奏水平,一点不能马虎,把每场演出都当成一次最高规格的检验。王晓亮相信,一个经常严格地自我训练和检验的乐团,最终将会成为优秀的乐团。慢慢地,在严格的排练中,整个乐团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个热爱事业并经历过艰辛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就是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坚强意志和信念。正如王晓亮所说:“我这个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面对困难,享受困难,享受困难会比优越条件带来更大的精神快乐。”
他享受到了这巨大的精神快乐。2008年新年音乐会,当全团第一次将民族化的交响乐正式搬上新疆舞台时,一举成功了。接下来,新春音乐会、清明音乐会、中秋音乐会……他们不停地用精湛的演奏,展示着优美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赢得了新疆各级领导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赞扬。那些日子,“困难”和“自信”这两个词,在王晓亮团长心里,被激发出许许多多的涵义,他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如果说,两年前的王晓亮,仅仅是对新疆本土音乐充满了自信。那么,现在他的自信又多了一分,那就是对全团演奏水平的自信。
演出结束了,此时,从国家大剧院走出来的王晓亮团长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信,这种自信,像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我,让我感动。我相信,这种自信不仅代表他个人,代表着全团,还代表了新疆各族人民,在事业和责任中,将会让新疆民族化的交响乐旋律飞向更高更宽的天空。
|